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辉色世界网站首页辉色世界

读书随记71匈奴帝国

  • 翌达辉
  • 2022-04-13
  • 960 次阅读

读书随记71

 

书籍:刘学铫著,《匈奴帝国》,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随记:这是我2022年4月写的第二篇随记。本书是《游牧文明与中华史》丛书中的第一部,我读的第四本。终究是倒着读过来了。其实是有点别扭的。

至今,匈奴的族源仍不可考,刘学铫教授在本书认为匈奴就是匈奴,是自成一系的民族。中国的长城,与罗马帝国的方阵,都无法阻挡匈奴征战的步伐。挥舞“上帝之鞭”的匈奴人,成为第一个跃登西方政治舞台,使之胆战心惊的东方民族。

本书共计十二章,第一章草原孕育出的匈奴;第二章匈奴的族源;第三章匈奴的语言与习俗;第四章匈奴帝国的崛起;第五章匈奴帝国的创立;第六章匈奴的黄金岁月;第七章汉武帝与匈奴;第八章匈奴的分裂;第九章东汉与匈奴;第十章南匈奴的列国时代;第十一章北匈奴的迁徙;第十二章今天的匈奴。每章里小标题数量不一,一般是两三个、三五个,最多的标题是八个,分别在汉武帝与匈奴、南匈奴的列国时代,也许就是说这阶段事情更多些或者可写的更多些。这本书的小标题呢,挺多都会熟悉,历史课有学过,例如胡服骑射、平城之围、汉匈和亲、飞将军李广、马邑之围、张骞凿通丝路、骠骑将军霍去病、呼韩邪单于附汉、昭君出塞、班超出使西域等等。不过我最感兴趣的仍是:最后一章今天的匈奴里的三个小标题:行国的始祖、融入中国的匈奴、匈奴与匈牙利。

匈奴能够以较少的人口、较恶劣的生存空间取得傲人的成就,原因在于:

从中国的长城、秦岭一线以北,到贝加尔湖周边,东起大兴安岭东端,一直向西延伸到里海周边,除了河流周边有些许农耕地区之外,几乎都是草原、沙漠,地形和地貌非常相似。

在近代内燃机发明之前,最快速的交通工具是马匹,匈奴民族从中亚塞种人那里学到驾驭马匹的技术,时间是在中国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左右,比华夏民族早很多。

北亚地貌以草原和沙漠为主,草场是游牧民族赖以为生的根本,草场越多越好,扩张成为游牧民族天生性格的一部分。

游牧社会物资比较缺乏,人类对物资需求的欲望永无满足之时,战争被视为获得物资的机会。

草原生活简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放牧牛马羊等。放牧或豢养牲畜本身充满了战斗性质,狩猎等同于战争。游牧民族经常以少胜多。

游牧民族社会组织简单,效率高。骑兵为主,指挥灵活。

游牧的匈奴大致生活在大漠南北,漠南聚居区沿长城一线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最主要的冲突区,游牧民族进退自如。但农业民族的部队乘胜追击的粮草难度太大,只能适可而止。游牧民族胜败都可以有广阔的空间回旋,可以卷土重来。这是汉武帝多次对匈奴予以痛击,但匈奴已然继续存在的原因。

但匈奴却消失了。

融入中国的匈奴:汉族融入匈奴、匈奴融入汉族。在汉武帝伐匈奴之前,在匈奴总人口中几乎每六十个人中就有一个西汉的子民。武力伐匈奴后,投降匈奴的士兵不少,投降西汉的匈奴人更多。东汉晚期,匈奴族采用了二十多个汉姓。山西、陕西北部的这些姓氏之中,必然有匈奴族的后裔。西晋时江统说:关中之人,百万余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族或者与之有关的少数民族建立了前赵、后赵、夏、北凉四个政权或王朝,当北凉被鲜卑拓跋氏的北魏灭了之后,匈奴这个名词就慢慢在历史文献中消失了。

匈奴与匈牙利:阿提拉帝国的北匈奴人没有撤离欧洲,在高加索人种印欧语系中成为少数。有许多人误以为匈牙利就是古代匈奴的后裔,这是不可靠的。只能说匈牙利里的马札儿人可能拥有匈奴的血胤,然而长时间的民族融合,在时间的淬炼下,匈奴的黄种人体质特征渐渐消失了。

历史上的天之骄子匈奴,虽然在一千多年前已经从历史舞台上走了下来,但血脉却分布在东方的中国人与西方高加索种的白人之中。天之骄子并没有消失,活在你我之中。

匈奴语言:整个北亚草原的游牧民族,从古老的匈奴到晚近的蒙古,在语言类型上都属于胶着语型下乌拉阿尔泰语系的阿尔泰语族。匈奴语言就是属于阿尔泰语族下的匈奴语。目前只传下来一些零星的词汇。

匈奴文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并不是每个民族都能创制自己的文字。至今,从中国境内既有文献看,匈奴民族从来没有创制过文字。

双轨制度:刘渊建汉赵,实施双轨制度,空前的创举。五胡十六国、契丹的辽、女真的金、蒙古的元、女真的清都采用了双轨制度。对处理多民族问题具有正面功能,是匈奴对中国历史的诸多贡献之一。

汉匈和亲:自汉高祖平城之围开始实行与匈奴和亲之策,到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共计六十五年,汉匈之间通过和亲以维持双方的和平。从汉民族的立场来看,认为和亲与馈赠仍不是光彩的事,尽管战争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消耗,但汉武帝平生北击匈奴。如此看来,后世的隋唐与突厥的和亲,明朝的不和亲,当是各有各的境遇、各有各的信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无法打破民族融合这一人类历史演化的铁律,目前全世界几乎找不到一支有着纯粹血统的民族。“天之骄子”经过一两千年时间的沉淀,与汉朝之人、魏晋之人逐渐融合成隋唐时代的唐人。匈奴虽然在中国消失,但匈奴民族的血胤却保留在华夏之中。

至此,算是把这套《游牧文明与中华史》泛读了一遍,随记了一些最感兴趣的文字。遥想几千年铁与血的征战,游牧与农耕的碰撞,体悟来自草原的力量引发世界的巨变。

匈奴开启了这一切。然后谢幕、消失。

 

李辉

于翌达书屋

随记

2022年4月13日

读书随记65:文化苦旅

读书随记66:走向海洋

读书随记67:闭环思维

读书随记68:大辽王朝

读书随记69:突厥汗国

读书随记70:鲜卑列国

 

2020-2021年64篇随记总记录:

2020年2月读书随记,读别人的书,过自己的生活。

2020年3月读书随记,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2020年4-5月读书随记,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2020年6-7月读书随记,读一书不足以知一书。

2020年8-12月读书随记,读书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021年1-3月读书随记,读书是一种善念。

2021年4-8月读书随记,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旅行。

2021年9-12月读书随记,读书是灵魂的壮游。 

 


分享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