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源共享网站首页资源共享

【转】教师角色的另类思考

  • 管理员
  • 2019-03-13
  • 1661 次阅读

1.教师:一种感动的理性人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鲜明的辨别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是教师欢乐和创造的源泉。

没有教师的快乐,就不会有学生的快乐。只有真正成功的老师,才能带给学生真正的成功。只有当师生双方感情产生共鸣时,心灵的碰撞才会进发出智慧的火花。

学生欢迎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

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还要有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懂得以爱育爱,用追求完美的人格教育人,用不断上进的精神激励人,用高度的责任感感化人,用表扬、鼓励、赞许、认同等鼓舞人。教师要“蹲下来”用“心”跟孩子对话,通过细节培养孩子的耐心,让孩子的心也能静下来。

老师不要让学生害怕自己,更不能让学生讨厌自己;要努力让学生敬重自己,更要让学生亲近自己。

教师不要轻易瞧不起学生,也不要被动等学生来喜欢你:一味企求学生喜欢,未必能够等到喜欢;先表示自己对学生的喜欢,往往就会引起学生对自己的喜欢。这就是“喜欢引起喜欢”定律。

教师不要试图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你。

如果你希望和每一个学生都搞好关系,最后你付出了很多时间去给学生帮忙,不欣赏你的仍旧不欣赏你。相反,如果你认真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又不狂妄自大,自然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2.教师:农业化生产的庄稼汉

教育就像农业生产,既允许同一块地里的作物有差距,又允许在大豆的间隙种芝麻;当阳光、空气和水分不理想的时候,可以人造温室、人工灌溉,甚至监测土壤、对应施肥。

庄稼出了问题;我们不该指手画脚地责骂庄稼,而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对策。

教师不必埋怨学生,而要先问自己的能力和态度。多反思自己的教学,你就能找出解决学生学不好的问题的办法。

学生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就像庄稼不在乎你的存在一样,除非你给他一个尊敬你的理由。

学生接受你的领导有两大原因:

一是你能使他佩服,二是可以从你这里得到利益。你如果不能使他佩服,就让你所提供的东西成为孩子眼中宝贵的礼物----一如阳光、空气和水分对于农作物。

学生花时间来听你的课就是对你最大的支持,所以你要竭尽全力地回报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你不要老是站在学生的“上面”和“对面”,要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

一如农民深入田间地头;要知道他们最想要什么,最不想要什么,也要让他们知道你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3.教师:“问题学生”的培养者

那么是谁造成学生“没有问题”呢?是老师!

老师提供给学生的习题,既不能启发思维,又不利设疑;既没有反思价值,又缺乏“对话”功能,学生学习只需要“学答”,而不用“学问”,于是“问题(思索)止于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事实:“问题止于老师”。

教师由于经验丰富,涉猎广泛,而且善于表达,有时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十分“圆润”、“妥帖”地将学生的疑虑化解,其实并未真正解决问题。

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传输知识的过程,还应是一个启迪智慧的过程。教育需要有学生的自主观察、感受、体验、发现和领悟。

为不让“问题”止于自己,老师既要引导学生在明嘹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又要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决不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采取平等、诚实、开放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讨,一起成长。

只要有了自由、宽松地探究问题的环境,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学生”出现。

4.教师:“实用主义”的践行者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

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从过去的100年、50年、20年缩短到现在的5年、3年。

有人预言:人类现有知识到本世纪末只占当时知识总量的5%,其余95%现在还未创造出来。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学历教育已被学力教育取代。

只有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生命才能永葆活力。

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东西,并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有用的知识的方法。

教师不仅要把“有用”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有用”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别让很多同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一堆知识垃圾,而你还去抱怨他笨,智商不高。

5.教师:“好为人师”的学者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教,其中固然有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更多的还是教育者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孟子就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用来分析现在的教育现状,恰如其分。

因为一旦成为教师,难免会在学生乃至所有人的面前,扮演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全知全能的角色,以指导者自居,成为“知识代表和化身”,这对一个现代人来说既是危险的又是可笑的。

今日之世界,知识发展速度惊人,全凭个人的聪明智慧,是根本掌握不了所有知识的。

面对孩子,我们的知识总有捉襟见肘的一天,我们不应以弘博的知识来赢得学生的崇拜,而要以好学深思的精神来获得孩子的尊敬。老师只是比孩子多读了几本书,早读了几天书,仅此而已。

6.教师:“吃力不讨好”的冤大头

有个故事:球迷某甲外出未能看到欧锦赛半决赛的现场直播,于是赶回家去看他妻子为他录下的比赛录像。半路碰到球迷某乙,某乙见到某甲张口就说:希腊队输了。某甲一听大怒,挥拳就打某乙,某乙不解,问为何打他?甲答:谁让你告诉我结局,我要自己去看过程。

有些话有些事人家压根不想知道,你却喋喋不休硬往他耳朵里灌,这不是有意骚扰人家破坏人家情绪吗?

其实教师更应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反省自己好为人师的职业习惯,既不要迫不及待、随时随地地教育学生,也不要简单地将知识的储存位置强行转移,更不要把课堂变成你的演讲场所。

马克思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教师应该经常反问“到什么地方?”、“怎么去?”、“到了没有?”

如果过分强调知识点的识记、技巧性的解法,忽视分析思考的过程、思想方法的渗透,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是零散的、孤立的,教师势必经常忙于拾遗补缺。

如果过多强化训练,而缺乏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缺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学习的信心、学生的发展潜力、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情感因素的关注,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是被动的、盲目的,教师就得无休止地鼓励、指引、调节。

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是低效的、缺乏灵性的,难免事倍功半。

有位学者是这样描述课堂活动的价值的:

不在于教师讲授多少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
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
不在于学校安排多少课程,更不在于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性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
不在于学生考试得了多少分,而在于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
不在于学校走廊上悬挂了多少名人名言,而在于学生对自己以及对身边的人和事有多少深刻的感受……

教学最终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实现某一目标。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活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

教与学的重点是思想的启发,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和分享。有了这样一种价值取向,教师,也许能成为“讨好而不吃力”的鉴赏家!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A4OTcxOA==&mid=403221699&idx=1&sn=6deb528e82edd
d6b3bcbc5e8e3d6bc73&scene=5&srcid=03295TNGwuJcjecXu4iOQNxd#rd


分享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