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源共享网站首页资源共享

戴斌 世界级旅游景区的价值取向与建设要义

  • 翌达
  • 2023-08-17
  • 407 次阅读

戴斌 | 世界级旅游景区的价值取向与建设要义

中国旅游研究院 2023-08-17 10:40 发表于北京

817日,第四届地球科学旅游大会在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举行,我院戴斌院长受邀出席,并发表了题为《世界级旅游景区的价值取向与建设要义》的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01

市场有基础、游客有期待、国家有要求

观光是大众旅游的基础市场,观光、休闲、度假将会长期并存,而不是从景区观光转向休闲度假,这是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的时代背景,也是逻辑基础。14亿人口的大国,每年都有数以亿计的城乡居民初次进入旅游消费行列,无论是精力旺盛的青少年,还是时间充裕的老年人,都要看一看具有国家地理和人文标志意义的景区景点。近期兴起的“特种兵式旅游”即快速打卡著名景区,“我来了,我看了,我走了”,就是典型的观光旅游。从入出境旅游市场来看,黄山、长江三峡、长城、故宫、三星堆、黄石国家公园、马塞马拉草原、伊瓜苏瀑布、埃菲尔铁塔等地标性景区景点,无一不是初次到访者的必游之地。随着旅游经验的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城市的深度体验,融入到本地居民的休闲空间,或者在度假区和家人一起安安静静地度过闲暇时光。这并不意味着观光旅游不存在了,消费主体转向休闲度假旅游了,而是同一群体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旅游动机。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追求个性化的休闲体验和度假生活,休闲度假旅游者在总出游人数中的比重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但是也会有更多的“旅游初体验者”加入观光的行列,并持续推动景区观光和出游基数的稳步增长。只要人口是持续增长的,观光旅游的市场基础就会永远存在下去,只要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不变,就会既有休闲度假的需求,也有景点观光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景区建设将是现代旅游业的永恒主题,世界级旅游景区则是旅游景区皇冠上的明珠。

 

景区是现代旅游业的基础支撑,建设旅游强国需要更多高品质的旅游景区。一方面要看到随休闲度假者而来的“去景区化”,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大众旅游全面发展时代观光旅游者的“景区依赖”。大众旅游全面发展时代的旅游景区体系建设,不能仅仅是分等定级,而要以客源地视角入手,为人民群众建设一批由近及远、类型多元、层次丰富的观光景区和休闲空间。首先是要面向城乡居民的休闲需要,建设一批免费开放的城市绿道和市政公园,让人民尽享身边的美丽风景和日常的美好生活。上世纪60年代在电影电视里看到首都少年儿童的游园画面,80年代在广播里听到《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那是多少小镇青年的童年梦想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的建设,我们应当让更多三四线城市和中心镇的少年儿童也能看见“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面环绕着绿树红墙”。其次是方便抵达的郊野公园和湿地公园,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是公益的,稳步将品质生活空间从近景拉向中景。我们看北京市新版城市总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生态空间格局中,“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共同构成了重要的绿化“三环”,并完成了绿化隔离为主向服务市民本地休闲和近程出游的功能蝶变。成都的公园城市也是循此逻辑展开的,让公园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进而形成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

 

在此基础上导入国家视角的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遗址公园、考古公园,为居民——居民是归来的游客,游客是远行的居民——提供类型多元、层次丰富的诗与远方的生活空间。之所以没有将主题公园、度假区、博物馆、美术馆、戏剧场和商业街区等纳入其中,是因为旅游景区本就是国情和时代的产物,而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本就是旅游景区的典型代表。绿道、市政公园、郊野公园、国家公园和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既是人民美好旅游休闲生活需求不断满足的过程,也是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

02

景观有价值、文化有底蕴、景区有思想

世界级旅游景区应当,也可以承载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旅游景区不能只看见风景,还要看见思想和价值观。没有思想的引领,旅游景区走不远;没有价值观的支撑,旅游景区也是不可持续的。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也是旅游发展和旅游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犹如空气和阳光;发展是各国的第一要务,是文明存续的有力支撑。在促进各国各地共同繁荣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实现各国经济社会协同进步”,“要直面贫富差距、发展鸿沟等重大现实问题,关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关爱贫困民众,让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希望”。依托自然资源、历史人文和社会发展体系而发展的景区,在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需求的同时,也承载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在景区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也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旅游景区体验内容和消费场景。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很多自然和历史人文景区分布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是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不便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村古镇。这些景区需要国家层面的规划建设,以及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投资和金融支撑。甘肃张掖的七彩丹霞、大佛寺、青海的青海湖、塔尔寺、宁夏的水洞沟、西夏王陵等景区,如果单纯依靠景区的门票收入和自身发展,可能生存都有困难。待这些景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则要有意识地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比如安徽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将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新高地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中国旅游集团化年会推出的文化和旅游融合案例,就有江苏周庄的香村·祁庄的嵌入式发展模式。马鞍山市的长江不夜城以景区思维打造开放式商业街区,以免交租金、共享发展的模式进一步将街区社区化,也是新时代旅游景区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无论何时何地,不与社区争利,而与人民共享,才是世界级旅游景区该有的样子。

 

旅游业经济属性强、市场化程度高,过去四十年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市场化和专业化的过程,更是改革开放的结果。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旅游业应当,也必须向着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的问题。一方面,要充分保障国民的旅游权利,决不能将每一处风景都圈起来收门票,甚至“防止游客偷窥祖国大好河山”。有条件的地区要有序下调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包括杭州西湖、桂林象鼻山的免费开放。另一方面,要充分关注景区所在地区人民的发展权利,为世代居住于此者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医疗和教育等民生保障。建设景区和发展旅游要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保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要努力让生活场景成为景区的特定符号,让旅游更具活力和生命力,让更多人分享旅游带来的红利,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景区是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出现了景区—社区“二元结构”,那么再美丽的风景,再个性化的服务,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的世界级旅游景区。

03

发展有目标、技术有路线、时间不设表

世界级旅游景区要有全球知名度的自然资源,更要有全人类共享的文化价值,也就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所明确的“文化底蕴深厚”。符合上述要求的旅游景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56个景区。不出意外的话,纳入第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名单者,应当产生于依托世界遗产而发展起来的旅游景区。那些具有国家名片属性、兼具自然风光和文化价值、管理边界清晰、游客接待量大、管理现代化的旅游景区,如长城、明清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黄山、庐山、武夷山、九寨沟、杭州西湖、苏州园林、福建土楼等容易引起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的关注。对于这些景区来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梳理、总结和提炼旅游景区的文化底蕴,以旅游市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优秀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落到实处,并让社会所看见。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则是坚持大众旅游的人民性、智慧旅游的现代化、绿色旅游的未来感、文明旅游的世界观,让旅游景区的建设成果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民所共享,并以旅游人的身份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除了56处世界遗产地,还有数以百计的5A级景区有意愿创造条件进入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建设行列。尽管短期内建成数百家世界级旅游景区不现实,也不可能是政策目标,但是将世界级旅游景区定位于“以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世界级品质服务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游客,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那么我们还是愿意看到更多的旅游景区为此目标而努力。

 

从政策导向和实践进程来看,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而不是阶段性的成果验收。回到开头,景区观光和度假休闲将在大众旅游全面发展阶段长期并存,中央文件和发展规划也是既要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也要建设世界级度假区,还要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对于那些有条件建成为代表国家旅游形象,构成国家旅游线路的节点支撑的高等级景区而言,固然要在世界级旅游景区工作指引和旅游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创造条件、提升能级,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对于那些更加适宜发展休闲度假新业态的度假区、主题公园、旅游街区,则选择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世界级旅游集团。过去四十多年的旅游发展历史表明,供给侧创新主要集中于政府主导标准制定、地方动员行政资源、企事业单位创建摘牌的分等定级。在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评定主体尚未清晰的情况下,传统的创建挂牌模式可能要做相应的调整。不能简单地将世界级旅游景区视为5A+”的牌子,并以此为目标去列出创建路线图和挂牌时间表。文化和旅游系统、旅游景区管理主体和运营机构都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从分级评定到分类发展,从升A挂牌到全方面提升,从专家评定到市场认可,从国情出发到共同价值,务实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旅游景区发展质量。无论挂牌还是不挂牌,只有真正实现了景区高水平、游客高满意、发展高质量,文化传承有创造、生态文明有彰显,为世界旅游繁荣贡献中国智慧的“三高二有一贡献”战略导向,为此而付出不懈的努力,才是世界级旅游景区该有的样子。

作者|戴斌

核稿|杨丽琼

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gSgP8klcKFuYct23EEhonQ

 


戴斌 | 研学不能简单当成一门生意,高校应向公众更开放和包容

中国旅游研究院 2023-08-16 16:45 发表于北京

2023年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而2023年上半年消费领域的最大亮点便是旅游市场的恢复性增长,在扩内需、促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重要力量。近期,国务院领导层召开了首场座谈会,其主题便是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他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这次座谈会,中央释放的一个信号就是要让文化活动、旅游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国家会进一步加强机场、码头、车站、景区等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为公共资本、产业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旅游市场提供利好的基础。传统的旅游企业要抓紧时间恢复供应,城市周边的度假产业、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项目,会得到国家和地方的支持。”

“只要消费者的预期稳住了,企业家的信心提振了,整个旅游经济发展就会进入健康可持续的轨道。”戴斌坦言。

但还需注意的是,当前旅游市场中依然存在着一票难求、黄牛扎堆、研学游乱象等,如何解决?在此次采访中,戴斌也就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比天气更热的是旅游,“追着演唱会去旅行”成新潮流 

南都:暑期游的热度,有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还是超出了疫情前的暑期热度?

戴斌:暑期的六、七、八三个月,预计旅游人次达18.54亿人次,旅游消费达1.2万亿元,这个市场应该是四年以来最好的暑期旅游市场。我们认为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提升了消费信心,稳住了消费预期,为即将到来的十一和中秋节八天长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市场基础,也起到市场预热的作用。

但是和旺盛的人流相比,整个旅游消费量还没有完全回升,和出游人数的增长、增速相比,旅游的收入增幅还没有达到预期水平。这有几个原因,更多的首次旅游者加入行业消费竞争中,中心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居民,成了消费的主力军。今年的端午节,22%的游客是农村居民。初次旅行的游客消费量不会很大。

另外,这个假期中,大家主要选择近程旅游。旅游出游距离尚未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2019年的节假日,人们的出游平均距离是270公里。从今年“五一”劳动节的数据来看,人们的出游平均距离只有180公里。

现在,各地方为了发展旅游,很多景区景点的门票免费,而且许多游客采取自驾出游的方式。自驾出游要消耗油费、公路交通费,但这部分费用尚没有完全统计。

综上来看,我们感觉到人均旅游花费的恢复速度还弱于整个出游市场的恢复速度。

南都:今年暑期游爆发式增长,从国内旅游市场来看,截至目前的暑期游有什么新气象?

戴斌:暑期到现在为止,我们感觉到比天气更热的是旅游。避暑、康养、研学、度假四个新兴业态与自驾车散客自助游方式结合,北京周边北戴河、张北草原,上海周边的舟山、苏州、杭州,广州周边的从化等大都市周边的度假区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暑期可以说是供需两旺,是新需求、新产品、新项目不断涌现的暑期。

值得关注的是,夜间旅游、文旅融合也出现了很多新气象。不少年轻人跟着演唱会去旅游,看展式旅游,听演唱会去旅游,也成了人们新型的社交方式。

 

南都:中央部委也十分关注旅游消费潜力释放,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对于旅游企业与市场来说,将带来哪些利好?旅游企业与市场应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戴斌:从中央政治局开会要求提振包括旅游在内的消费信心,到国务院领导召开会议,我参加会议了解到,中央释放的一个信号就是国家要重视消费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让文化活动、旅游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这也有助于稳住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大家不用再担心像疫情防控期间那样出去旅游回不来了,与接触性消费有关的障碍都已经完全清除掉了。

第二,通过释放相关的信号,国家会进一步加强旅游公共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如机场、码头、车站、景区等各方面的建设,进而为公共资本、产业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旅游市场提供利好的基础。所以也希望传统的旅游企业,不管是旅行社、酒店,都要抓紧时间恢复供应。对于一些准备进入旅游领域中的新型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这也是个利好的消息。在城市周边的度假产业、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项目,会得到国家和地方的支持。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可以鼓励我们的投资信心,稳住企业家的信心。只要消费者的预期稳住了,企业家的信心提振了,整个旅游经济发展就会进入健康可持续的轨道。

 

公众要有知情权,供票渠道应透明化

南都:每年暑期旺季出游,但景区可预约门票数量却有限,一些热门景点几乎“一票难求”。景点一票难求的问题能解决吗?这一难题如何求解?

戴斌: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热门的景区都会存在阶段性供不应求的问题,法国的卢浮宫是这样,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开发更多的高品质旅游景区度假区。过去,人们到北京看故宫、看长城、看国博,但现在还可以去环球影城。尽管也很拥挤,但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环球影城,没有迪士尼,也没有长隆,那这些传统景区不是会更拥挤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开闸放水,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同时,要加大市场宣传,引导广大游客错峰出游。比如暑期更多是青少年研学旅行扎堆,那么对于广大的离退休人员来说,其时间约束不那么强,完全可以选择在其他时间点出游,不用跟青少年去争夺这个时间和空间。现在带薪休假也在逐渐落实,未来我们可以把带薪休假的时间给用好。

还需注意的是,故宫等景区的总量是不可能无限扩张的,因为它在核心区,本身有安静的要求。如果无限制扩大入园规模,其体验感也会大大下降。所以我们希望,像故宫这样的头部景区能够延长预订的时间。比如提前两个月三个月,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预测哪天去,哪天不去。再一个就是给一些旅行社、渠道商,一定的有组织的旅游者一定的票量,不完全靠零售,这些我们也在探索。

用科技的手段去沟通供求双方的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对城市未来一段时间的客流进行预测预警也是一种可行方法。让大家在出行之前就知道哪个地方拥挤,哪个地方不拥挤。比如同样是博物馆、美术馆,我既可以看广州美术馆,我也可以看广州图书馆。景区也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不是绝对不可替代的。

南都:对于景点预约困难的问题,有人认为这种预约反而将一部分人拦在了景点之外。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戴斌:预约是旅游发展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提高旅游体验感、提高旅游业运行效率的必由之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到如何让大家有更好的体验感,把好事办好。比如说能不能对线下没有智能手机使用功能的人开通线下购票?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的探索。

关于景区难预约、博物馆难预约的问题,这需要从管理体制上做文章。比如景区要延长开放时间,白天的时候人少,周末的时候和晚上六点钟以后大家还有去参观的需求,那能不能够延长开放的时间?目前都在我们的探索当中。

南都:近日,北京警方针对国家博物馆周边“黄牛”加价倒卖免费门票现象进行打击。依法刑事拘留6人、行政处罚3人。普通游客抢不到的景点门票,为何会到了“黄牛”手里?

戴斌: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黄牛是一个市场现象,当然不是所有的市场现象都能容忍。我们要看黄牛倒票的缘由是什么?如果是和内部人员勾连,拿到免费票、参观票,再倒出去,这就不是一般的道德谴责问题了,这是涉及违法的问题,那通过法律来去惩处就行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要是健全法制机制,让违规违法者承担应有的代价,从而震慑潜在的违规违法者。其次,让渠道透明化,公众要有知情权:一天到底有多少票?哪些人获得这些票?从哪些渠道可以获得这些票?以国博为例,有一批旅行社可以在国博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这批研学旅行活动的人员是怎么产生的?这也应公开透明。

从根本上讲,增加优质的旅游产品,推动建设高品质的设施服务,包括增加文博场馆的供给量,满足民众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和旅游、高品质的文化参与和旅游消费的需求。

南都:近日,文旅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暑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水平的通知》,这一通知对加强旅游景区管理水平,有何指导意义?

戴斌: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增加市场上旅游景区的供给总量。经过这段时间的疫情和暑期北方的暴雨,很多景区是关闭的状态,或者没有按照之前的最大和最佳的承载量开放的。所以指导意见要求,尽可能地向市场上提供更多的景区产品、增加景区的承载量。

其次,要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景区。对于广大的旅游景区来说,不能动不动把美丽风景都圈起来收门票,要尽可能地向游客、向广大旅游市场上提供低价的甚至是免费的公共产品。旅游是民众的权利,当老百姓出去旅游的时候,我们尽可能地要满足广大民众群众的旅游权利。

对于广大的旅游企业、景区和度假区而言,要用好文化科技创意来为景区打造更多的适合消费的场景。所以要求景区要提高夜间旅游文化和旅游融合二次消费这些场景的打造。再一个就是要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加强科技,用好科技的手段、数字化转型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只有游客体验好了,他才愿意消费,才会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当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中国职工国际旅行社总社承办的“感恩祖国·拥抱未来”2023年阳光少年工会夏令营在北京举行开营仪式。在历时12天的夏令营中,来自全国700多名农民工子女将参与游故宫、爬长城、组装新能源车模型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新华社发

研学不能简单当一门生意来做,高校应该向社会更加开放和包容

南都:“千元‘清北研学游’连校门都没进”“研学讲师原来是购物团的导游”“部分研学旅行‘游而不学’”等先后成为网络热搜话题,目前研学市场为何乱象频出?

戴斌:研学现在处于一个起步的初期,政府监管部门也应该关注到。第一对清华、北大这种开放性的、公立的院校来说,希望有更多的开放名额,有更加开放的姿态。高校是国家的高校,是民众的高校,应该是向社会更加开放和包容的。

第二,对于研学的内容,对于研学指导师资格,教育部门和文化旅游部门要联合对这些指导师进行必要的审核。毕竟他和传统的导游不一样,他的教育对象是很多广大的中小学生,不能只是简单当成一门生意来做,而是要从培养国民素质的角度来去推动旅游的发展。

南都:研学旅行该如何发展?

戴斌:要推进“书生意气的研学,家国天下的旅行”的发展理念。要建设一批面向少年儿童的国家营地。国家营地是国民教育体系必要组成部分,是以涵养少年儿童文化自信、增强国民科学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机构。

培育一批面向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文明交流互鉴的研学城市。必须抓住城市客群的旅行需求和研学供给的内在优势,依托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培育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科技教育资源富集的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

推广一批面向不同年龄段和寓学于游的研学旅行国家线路。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及其沿线城市和乡村,蕴含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也是践行国民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旅游线路。推广边疆史地国家线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会在每个人的心中扎下根来。国家公园、科学考察、田野调查等线路,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学习体系,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极其重要的意义。


采写 南都记者 王玮 实习生 朱嘉乐来源 | 南方都市报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kCiWJNa6Ux3NhLF-JYFLg

 


“新时代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旅游研究院 2023-08-03 21:32 发表于北京

82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新时代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以老君山为例”在文化和旅游部南区2号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共栾川县委宣传部、栾川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老君山文旅集团的专家、领导和企业家齐聚中国旅游研究院,共同研讨新时代旅游景区发展的宏观背景、战略路径和远景目标,并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老君山为典型案例,从微观视角深入剖析了旅游景区发展演进的阶段特征、问题瓶颈、发展原则和重点任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致欢迎辞并发表讲话。戴斌院长阐释了新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旅游市场发展的阶段特征,研判了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的战略路径。同时,戴斌院长还肯定了老君山景区在过去十六年间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赞赏了老君山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并对老君山景区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殷切期望。近期经老君山景区提出申请,中国旅游研究院决定在老君山设立“中国旅游研究院山地旅游观测点”。会上,戴斌院长向老君山文旅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植森颁发了设立观测点的正式文件,未来院企双方将在规划设计、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中国旅游研究院边蕊博士后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国内旅游的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流动特征。从客源市场来看,我国城镇旅游者占国内出游人数超七成,东部地区占国内出游人数一半以上,旅游者呈现出老龄化、高学历化的特征。从旅游目的地来看,东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占全国近四成,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旅游接待人数差距在不断缩小,东部地区的旅游人均消费远高于其它地区水平。从旅游流动来看,国内旅游呈现出本地化、近程化的特征,省内旅游客流占国内旅游客流的近八成,而省际国内旅游又有八成左右在相邻省份间流动。旅游景区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国内旅游大数据研究成果,深入调查研究景区的客源地特征、旅游流动特征和旅游消费特征,为旅游景区的精准化营销、旅游产品开发、个性化服务等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旅游研究院黄璜副研究员分析了老君山案例的典型性。2007年以来,老君山景区用16年的时间从未评级景区迅速成长为我国著名的山岳型5A级旅游景区,旅游收入从2007年不足30万元到2023年有望突破8亿元(20231-7月已达5.17亿元),从需要政府补贴到2023年上半年已缴纳税收1.53亿元,并实现国有资产从1300万元增值到超过8亿元。老君山景区用16年时间走过了其它景区数十年时间走过的历程,是研究我国旅游景区跨越式发展的典型案例。黄璜副研究员分析了老君山发展演进五大阶段的主要特征、面临问题和发展方向,总结提炼了老君山的发展原则、成功模式和历史意义,并结合当前世界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提出了老君山未来的发展愿景。老君山景区在十六年发展历程中的阶段特征、问题瓶颈和解决方案具有典型意义,在发展过程中总结形成的精品景区建设、新媒体精准营销、人性化游客服务、带动社区共同富裕等成功经验可供我国其它景区参考借鉴。

 

光明网总裁杨谷分析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并结合光明网的实践经验,在旅游景区增强文化底蕴、开展新媒体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青高度肯定了《老君山风景名胜区发展总结评估报告》内容,并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提出了旅游景区实现景城融合、带动县域发展的思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兴华分析了“十四五”时期的国家战略背景,研判了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众旅游时代来临的背景下,探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和建设要点。栾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孙欣欣发表了讲话,他肯定了老君山的发展成就,总结了栾川县和老君山的旅游发展成功经验,提出了栾川县旅游高质量发展待破解的问题,并希望与参会专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栾川县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延庆做总结讲话,他深入探讨了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观背景,分析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核心优势、战略路径和重点任务,阐述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创新,肯定了老君山跨越式发展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老君山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参加会议的还有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副处长张飞、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路毅、栾川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段一林、中国旅游研究院规划与休闲研究所所长吴丰林,以及老君山文旅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张记、张央、望广法、潘苗、汤玉龙、尤丽舸、杨亚洁、杨延明等同志。

供稿 | 黄璜

核稿 杨丽琼

来源 |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Ybj5t7qHby_7Pl3K3GFipQ


分享到:
Top